健 康 时 报 网 发布时间:2025-07-31 11:40
作为右手功能占比高较高的示指、中指,其缺失不仅让日常生活举步维艰——握笔、持物、操作工具等动作受限,更因手外观的残缺,让患者长期承受着自卑心理的煎熬...
埋藏于掌心深处的遗憾
2024年中旬的一天,对于27岁的小花(化名)来说,也是噩梦开始的一天。在工作时,她不慎被机器绞伤右示、中指,瞬间鲜血直流、伤口疼痛难忍,同时还伴随着麻木与活动障碍。于是被紧急送往了当地医院,接受“残修手术”治疗(断指因绞伤情况不佳无法再植)。从此留下了右中指IV度缺损2、右示指III度缺损。残缺的手指不仅影响日常劳作,更在心理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现患者右示、中指部分指体缺失畸形影响生活及工作,欲再造缺损指体,来到了顺德和平外科医院。经过门诊检查并拟“右示、中指指体缺损”,将其收治在手显微外科一区,由高增阳主任团队为她实施再造治疗。
显微外科的精雕细琢,让残缺重获新生
术前,手一区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评估,确保万无一失。检查情况:右示、中指可见手术瘢痕,瘢痕增生、质硬,示指中节近端以远指体缺如畸形开,中指中、远节指体缺如畸形,残端皮瓣血运好,感觉稍麻木,皮肤无明显破溃、红肿,中指近指间活动稍竞限,右手1-3指对指、抓握功能受限。
结合摄片情况(供区和受区),手一区团队决定为她先实施右中指的再造手术“游离左足第一趾海甲骨瓣+第二趾近趾间关节、肌腱系统+左髂骨取骨组合”再造缺损部位,尽最大努力还原其原先的中指形态。
髂骨(美容缝合 不会留疤)和足部供区取用组织后形态
随后,手术如期开展,凭借精湛的医术,采用“全型手指再造技术”,通过精确解剖各供区的复合组织瓣移植,结合显微血管吻合,实现“仿生重建”,成功为她实施了左中指再造手术。
通过抗凝、抗痉挛治疗、烤灯保温(室温保持26℃)、下肢功能锻炼等“组合拳”,并密切观察再造指血液循环。在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再造指顺利成活。
术中组织瓣移植吻合
手指功能与外观的双重恢复
或许会有人提出疑问,这个手指好像没有想象中的“板正”呢?这就需要考验医院专业的术后康复管理,和患者配合了。高增阳主任表示:顺德和平外科医院通过累计几千例的手指再造病例,不断优化手术技术和术后康复训练,提高再造手指的功能恢复程度。
例如术后康复,在术后1个月拆除外固定钢针后,患者佩戴压力指套、遵医嘱正确锻炼等措施,帮助再造手指持续消肿、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手指的屈伸幅度以及指体脂肪匀称分布等。时间需3-6个月,如若期满还未恢复到自己满意的外观,则可借助医学力量进行二次整形,亦或者被动康复支持,其余的让时间给你答案。
术后第1天&术后11天,肿胀期开始
术后,患者小花的中指重新拥有了接近正常的外形,三个月后即可按自己需求,安排右示指的再造手术,借助医学力量,让自己不再因手指缺损而自卑。
更重要的是,还能恢复手指功能(移植了供区肌腱),无论是抓握物品,还是进行精细动作,都能更加自如,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手指的感觉也能恢复(移植了供区神经),能真切地感知外界事物,不再像之前那样麻木。
术后第13天,患者即将出院
在手指缺损修复领域,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手显微外科团队始终走在技术前沿。本例患者术后再造指血运良好,足部供区愈合平整,充分验证了技术的成熟性。
近日,由中医绿色疗法专业委员会、北京中科盛元中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医绿色疗法专业委员会中科盛元中医敷疗慢病技术及配方6.0升级工作专家研讨会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国医大师
临终关怀志愿活动是为了给老年人提供一份特殊的关怀与陪伴,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温暖与尊严。2023年10月15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生命守望者团队由团队负责人吴翔渝,及其
新时代医学楷模马忠义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共同的美好追求。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